近日,著名咨询调查公司盖洛普公布其2011- 2012年对全球雇员对工作投入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敬业员工比例最高的国家为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和美国。全球员工的敬业的比例仅为13%,而中国远远低于世界水平,敬业员工只有6%。
该调查对象为2011-2012年间142个国家和地区的员工,受访者通过回答盖洛普公司研制出来的12个问题,他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被分为敬业、漠不关心和消极怠工。这12个问题包括员工在工作中是否学习成长,是否得到肯定,是否有朋友在公司等。调查认为,敬业的员工会为公司带去赢利创新,而消极怠工的员工反而会破坏敬业员工完成的业绩。
员工敬业率最高的在巴拿马
根据调查,在这142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13%的员工是真正敬业的,63%的员工漠不关心,24%的员工消极怠工。敬业程度因地而异,而调查的东亚4个地区中,包括中国及香港在内最低,为6%。调查认为,东亚敬业率之所以为6%,很大程度上是被中国拉低到这一数值的。敬业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巴拿马(37%)、哥斯达黎加(33%)和美国(30%)。
中国办公室员工最不敬业
调查显示,中国员工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在各行各业和各种教育水平中,都是一样的。比如7%的本科学历员工敬业,和5%的小学教育程度以下的员工敬业,两者差不多。
即便是在高技术员工和管理者中,他们的敬业程度也很低,在8%左右。更甚者,在销售和服务类员工中,只有4%的员工真正积极投入,调查对此表示担忧,因为这部分员工是公司用来吸引顾客,增加收入的。文秘和办公室员工的敬业程度最低,仅为3%。
调查表示,中国的公司常常有“指挥控制”的阶级色彩,很多情况下,管理者位居其职,却不具备鼓励员工的能力。在回答“工作时,你的意见是否有影响”的问题时,中国员工的回答尤其低,只有1/8左右的员工给了“强烈同意”的回复,而全球的平均水平为1/4。另外,中国员工只有一半左右认为其现在的工作是理想的职业。
专家看法:“勤劳辛苦”不等于“敬业”
中国企业员工工作勤劳、甚至加班加点工作,这是有目共睹的,为何却成了最不敬业的国家之一呢?“调查结果比较真实地表达了中国就业者的心态”,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副教授魏淑娟认为,敬业不等于辛苦,这是两个概念,敬业即尊敬职业,“(如果)把工作当作饭碗,就很难敬业”。
培训中国田宇老师通过对各地企业员工的培训经验观察认为,中国企业的大多数员工尤其是基层员工在企业里缺乏职业认同感是造成敬业程度较低的根源,另外员工的职业心态、职业规划、职业素养以及团队凝聚力也是员工个体不敬业的最直接因素。企业只有将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一体化,并从员工的职业心态、职业认同感和企业凝聚力方面进行多维度的教育培养,让员工真正理解企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员工才会有归属感,也才会对企业和本质工作更加敬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