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有一句名言:“出产品之前先出人才”,其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更是强调:一个天才的企业家总是不失时机地把对职员的培养和训练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杀手锏’,谁拥有它谁就预示着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峭壁的人,才会对教育置若罔闻。虽然培训需要投资和成本,但是这个投资所带来的有形和无形的回报也是显著的。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培训是投资,不是开销
从长远看,培训是投资,而不是开销。然而,尽管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却面临新的问题:往往是培训资金投入了不少,却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笔投资反倒“亏了本”。究起原因,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员工培训体系。前两年在人力资源行业中,最风靡的主题就是绩效考核。不过最近培训逐步的被企业重视起来。因为考核的目的就是让员工作的更好,可是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指导仅仅只是去考核,最后的结果会是把大家都考走。
对年轻人来说,他们看重的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很多个人因素,比如感情、认可度、能否得到学习等,这里的学习就是指他们能够在任职的公司得到怎样的培训,这些培训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比起工资,年轻人更看重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发展空间的提升。
企业“舍”营业,员工“得”培训
很多老板抱怨年轻人难管理,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美容业,这个行业以年轻人居多,也是流动性很强的行业,但有一家企业却保持着较低的人员流动率。这家企业的员工同样以年轻人为主,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这家企业老板每个周二下午,都会进行全体员工培训,是关闭所有店面,货真价实的全体员工培训。所以他们的员工凝聚力很强,因为每周,员工都会得到培训的进取机会,掌握公司的发展动脉,在这家公司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认可度。同样的模式,在蓝创集团也可以找到,蓝创对所有500多人的员工进行全体培训,关闭所有店面,全都暂停工作进行的培训,这是公司作出的‘舍’的决定,员工是‘得’的收获。 听了这个故事,作为老板的你,舍得放下一天的营业额,为员工服务吗?抱怨员工不好管理之前,老板应该先审核一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