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员工敬业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尽管初入职场,但却表现得最不敬业。而且多数管理者表示,面对80后他们有些手足无措……
当今世界的管理理论诞生时“80后”还没有出生,如今他们已正值就业年龄,如果我们仍然沿用老的管理哲学,这无疑是拿一把旧尺丈量姚明的身高、测算刘翔的速度、计算李宇春的财富,是注定让人难以理解的,然而就是他们创造了足以令世界侧目的成绩,探索成功背后的管理秘籍显得十分必要。
传统的管理模式逐渐地走向衰落或终结,例如作为西方管理鼻祖通用汽车的破产,就意味着以大工业规模化时代为背景、以泰勒科学管理为灵魂、以精英官僚体制为主要特点的传统管理模式已到了穷途末路。未来“80后”和职场新人,几乎是同一群人。可见谁掌握了“80后”谁将是未来企业的赢家。
我没进过工厂,就是来玩玩的,太累就辞职。”、“明天有朋友要来看我,既然请不了假,就干脆不做了。”……85后、90后员工正逐渐成为来厦务工人员的主力军,他们的一些特点也成了企业一线管理的新挑战。
90后员工:动不动就辞职
“有一个员工,做得还不错,有一天突然跟我说他第二天开始就不来了,我吓一跳,做得好好的为什么不干了?再一问才知道,第二天他的朋友要来厦门玩,他要陪朋友,假又用完了,就干脆辞职,就算那个月的工资拿不到也无所谓。”
“我班上有一个1994年出生的女孩子,经常请假,我找她谈话了解她为什么老是请假,她说:‘我又不是出来挣钱的,干吗要做得那么累,我又不缺钱花,不想那么辛苦。’当时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们那里最近来了一个新员工,也是90后,我先让她背检验产品的检验规范,她说小时候成绩不好,不会背。我又让她去扫描,她说太累。我问她,那你为什么要进工厂,她说没进过工厂,进来玩玩,太累就辞职。”
“我们公司有男孩子经常请假,问他为什么老是请假,他就说要陪女朋友。找他聊天沟通,他也不理。若不批准,他就旷工或者辞职。”
以上这些都是发生在厦门企业中的真实故事,据业内人士说,随着85后、90后员工大规模上岗,不少企业的员工流动率明显上升,有个别企业一年里的流动率甚至超过100%,等于所有员工都换了一遍以上。
8090后如是说:我是带刺的,没事别招我;我允许你走进我的世界,但不许你在我的世界里走来走去;你让我滚,我滚了,你让我回来,对不起,滚远了;诸葛亮出山前也没带过兵啊,你们凭啥要我有工作经验;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能让人人都喜欢我?!
面对8090后的员工管理问题,不是下属改变,而是管理者自己寻求改变,转变管理思路与方法!
80、90后的管理,难就难在管理者的脑子固化、没搞懂年轻人的内心——隔靴搔痒甚至背道而驰的管理方式,能管好?任何年代人的管理其实都有各自的特点,难管只是一个借口,没有“与时俱进”而已!
面对80后,万科选择了有意识、有准备地去适应他们、引导他们,万科的成功之处,在于“80后需要什么,万科就给他们什么”。
如果经典的商业模式突然导致公司死亡,唯一的可能是环境发生了变化。我们这个时代最鲜明的特征是变化—急剧的变化。
重领导少管理-不是你有权力,而是你有魅力!
讲结果少说教-只要你想,他们就能
多聆听少洗脑-拒绝洗脑,他的地盘我作主!
多激励少批评-人人有利-人人有责-人人有为;
担任领导并不意味着给你授予了王冠,而是给你赋予了一种职责---使其它人身上的潜质发挥出来。领导者不是享有“权力”,而是担负一种对成果责任!激励员工发挥潜力是领导者的责任!用问句少作答-一个杰出的个人和一个世界级的领导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导他人的能力。领导者不能只有内在的知识,还要能够将这些知识传达出来,以便让他人理解并促进他人的成长。
未来的成功才是判断领导者是否成功的最终标准。如果你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那你应该记住的事情是你曾培养过多少接班人。只有打造一支薪火相传的领导者队伍,才能使企业走向最终的成功。在此,培训中国--管理学院摘录部分管理语录与大家分享:
重领导少管理;
多聆听少洗脑;
讲结果少说教;
常激励少批评;
用问句少作答;
善用人少打磨;
推创新少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