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对旅行社的人才序列进行大的提升和换血,旅行社转型升级的道路就会非常艰难。”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潜辉说。
两年前,在他的提议下,上海春秋率先在行业内推出“培训生”制度,将招聘的对象锁定在刚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这项被称为“白纸招聘”的举措关注大学生的可塑性以及个人的实际能力,打破了旅行社行业由来已久的招聘“熟练工”的惯例。
在水平分工体系的影响下,多数旅行习惯聘有经验的员工,一个人承担组团、接待、结算等多项任务,降低了企业用人成本的同时,也容易使旅行社陷入“人在业务在,人走业务走”的被动局面。
在春秋看来,“白纸”有着特殊的优势。他们进入春秋之后,可以从零开始接受系统的专业培训。“经验是可以积累的,素质高、能力强、心态好,才是选择员工首先要考虑的。”上海春秋集团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孙文霞说,“春秋内部有着完善的垂直分工体系,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据肖潜辉介绍,以前,大学生是“招不进来,留不下来”,自从2010年春秋实行“培训”制度以来,现在,春秋旅游的招聘对象主要是专科以上的大学生,学历不设上限,不限制专业,除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等相关专业外,哲学、外语、计算机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进入春秋,这样的“不拘一格”吸引了很多优秀人才。
作为上海春秋人力资源的战略性措施,培训生制度有着严格的体系框架。在经历了校园招聘、集中培训、基层实习、部门轮岗、集中考核、双向选择、定岗培养等“打磨”流程之后,这些“白纸”上往往已能绘就美好的职业蓝图。“我们希望培训生在2—3年的时间内成为副主管,3—5年达到部门管理者级别,5—8年就能成为公司中层管理者。”。据了解,目前,很多“培训生”已经走上了基层管理岗位,月平均收入可以达到5000元—6000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只有当好‘伯乐’,重视企业新生力量的招徕和培养,才能提升员工忠诚度,保障春秋的发展基业长青。”肖潜辉指出,“培训生制度,能够使新进员工认同春秋的企业文化,同时春秋也能给予他们成长的空间。”
时时培训 事事培训
提起春秋国旅的培训,每一名春秋员工都不陌生。企业培训立足集团的新雇员培训、企业文化培训、通用管理培训、道德规范、政策制度、员工晋升培训等专题培训。
在这里,春秋斥资开发了网上学习系统,培训学校还将面授课程制成课件,并通过系统实施在线考核,同时,春秋国旅还跳出公司内部眼界,聘请外部培训讲师,一些著名人力资源、企业管理讲师都曾被请进上海春秋培训课堂。”
如今,“时时培训、事事培训”的观念已深入到每位员工的内心。在销售管理部,笔者翻阅过该部门的员工培训管理条例,里面就培训目的、培训计划、培训实施、培训考核、教员评分等都做出详细规定。“部门有专人负责业务培训,包括日常业务培训、淡季业务培训、基本技能培训等;同时,部门业务培训全过程接受培训学校的监督检查。” 上海春秋销售管理部总经理刘九阳说,“为了保证培训效果,我们规定培训不能无故缺席,因公需请假,培训结束后还要通过考试、电话提问等进行考核,考核优秀有奖励。”
春秋的日本航线已经开通一年多,泰国航班也于今年8月10日开通,春秋“航空+旅游”的特色愈发显著。因此,在人才梯队建设上,春秋正在酝酿新一轮的“走出去”,加大国际间人才流动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