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雀巢,几乎所有的中高级经理人都是经过层层培训及生涯规划后选拔出来的。而这些
培训也都是在职进行的,辅导和训练是每个经理职责的一部分,而每个培训项目都是在员工个人发展计划的框架下提议组织的,因此,参加培训是出于员工自身发展的需求,而不会被当作某种奖励。
愿意学习是在雀巢工作一个不可缺乏的态度,所以,只要员工表现好,有学习的热情和进取心,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雀巢就能提供完善的培训及更多的工作挑战。对于公司的非核心业务,雀巢一般会考虑采取外包的方式加以解决。在雀巢(中国)人力资源及培训总监陈云雀看来,“培训属于人力资源的核心,永远不会外包。”
雀巢在中国也开设了企业大学,雀巢中国区总裁鲍尔亲自担任校长,由高管授课,学员在整个公司范围内选拔,参加10个单元的培训,教授与雀巢相关的领导力、管理、创新、行销业务、生产等课程。
除此之外,雀巢中国自2000年开始就启动了每批为期两年左右的“雀巢中国管理发展计划”,目标旨在到2010年培训500名具有发展潜能的中国本土管理人员,为其提供更广阔的成长和职业生涯空间。
“雀巢未来的领导人会从这里选拔,目前已经培养出4期毕业生,正在选拔第6期。”通过这一培训项目,有越来越多的学员已经开始取代外籍管理者,成为雀巢(中国)培养的一批本土中高层经理人。陆明就是这一培训班的首批学员之一,其他仍有多个像他这样的员工分别在不同的岗位上任职。
现在,还经常有猎头给陆明打电话,表示有更高薪的职位希望他考虑。“公司有完善的培训机制,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我的能力完全可以在这里得到发挥。”陆明笑称。
在雀巢中国区,本土化只作为培训的一个结果。“现在的1.3万名员工中,有80余名外籍员工,如果培训只是为了取代外籍人员此数量太小,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整体组织的快速发展,除了本土化外还能输出更多本土人才进行海外派遣。”
雀巢(中国)鼓励本土员工进行国际交流,在目前的组织体系里,员工构成就来自十七八个国家。“我们提拔高管人员并且需要帮助他能成功地担当新的任务,根据职位的职能和领导力需求,把合适的领导者提升上去,而并非按照地域、国籍、肤色人种来选拔。”
在对本土员工的培训策略上,雀巢并不倡导速成,公司有很多管理人员都是从储备干部或基层做起,要至少10年以上时间才能成长为高级管理人才。“中国市场还很年轻,强调员工要踏实进取,经过一段时间的砺练后自然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