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开始流行起了“国学”,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在现代经济社会被糟蹋成了很多人赚钱的工具。
时下,很多培训机构,甚至个人动不动就拿“国学”说事,好像不懂国学就会让人耻笑你没水平一样。就连李一道长这样的出家人都在利用国学,而且有些文化团体,教育机构,书院、会馆、博物馆等,也在利用国学的名义办培训班、研讨班、座谈会、讨论会等。这些“班”和“会”,如果是在认真、严肃地对国学进行座谈、研讨和研究,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在事实上,很多的“班”和“会”,在青岛培训网田老师看来,纯粹就是“忽悠学”!
以北京地区为代表的某些所谓的国学大师们(其中不乏一些名牌大学教授和名家),这些所谓的国学大使们和一些培训机构联合,到处开班、演讲什么企业要学习国学,企业领导人要学孔孟之道,而且培训费用高得离谱,企业则成了这些打着国学幌子的老师们到处忽悠的冤大头。也难怪,市场经济学的规律告诉我们,在利益面前,圣人也不是圣人,教授也不再是教授。
也有不少北京的培训机构经常跟田老师联系合作国学培训的事宜,可是好几次都被田老师的话给挡了回去:“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很多发达国家,世界上很多500强企业,人家也没学过什么国学,也不懂什么国学,不是企业照样做的很厉害嘛!企业管理、经营的好坏,与国学没什么关系,不要打着老祖宗的幌子糊弄企业了,企业管理者面对激烈的竞争本来就不容易了,你们就干点实际的事吧!
今年夏季,这些国学大师们甚至动起了学生的脑筋。花费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只为在短短几天时间内接触一下《三字经》、《大学》、《论语》等传统读物,听上去很像天方夜谭,但,这个夏天,类似的不可思议的事件正在遍地开花的国学夏令营中真实上演。国学夏令营并未像它的名字那样纯粹。仿佛仅有“国学”课程不足以让未成年的孩子沉浸其中,为了使培训项目更加多元,许多国学夏令营打出“国学为主,西学为辅”的培训口号,辅以励志电影、理财知识、国际礼仪、交际口才、领袖情商培训、军训、拓展训练等培训内容,作为“国学盛宴”的佐餐
但家长们却有另外一番说法。“让孩子去学这个,还不如上个书法、美术班呢。”一位小学生家长表示,如果夏令营的课程只是诵读,完全可以买本书让孩子自己去看,夏令营无非就是找了几个领读员而已。
这也许就是国学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