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和被冠以“富二代”称号的子女们组成的300人的学员队伍,在国家行政学院参加了为期三天的高峰论坛,昨天“学业”结束。全部10场讲座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民营企业的传承与发展。
“富二代”学员 人数超过“富一代”
本次论坛由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和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主办,由北京华商管理科学研究院承办,讲座邀请的主讲人包括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军事科学院战略部研究员、对民营企业有一定经验的企业家等。
据介绍,和过去两年举办的前两次论坛相比,这次参加论坛的“富二代”人数第一次超过了“富一代”企业家,因此被民间称为“富二代培训班”。
学员中有的是一名企业家带着一个孩子的组合方式,有的是某一省市十几个“富二代”通过工商联组团报名。这些年轻人以20至29岁的“80后”为主,“相当一部分都具有本科或者更高学历,不少人是‘海归’,趁着暑假从国外飞回来和父母一起来听课。”
而企业家们的年龄基本上在45岁以上,或多或少都在考虑接班问题。根据主办方提供的数字,他们背后的家族企业的规模从五六千万元到数亿元不等。
企业家听课投入 低龄“富二代”开小差
昨天下午是论坛的最后一场讲座,题目是《家族企业传承模型设计》。和16日论坛开幕当天相比,台下听众的人数有些见少,而企业家们和“富二代”听讲的表现很是不同。
在讲座的过程中,记者试图采访几位企业家,但当记者表示“用几分钟时间到会场外谈谈关于传承企业的困扰以及参加论坛的感受”,却连连遭到婉拒,“真不好意思,这老师讲得真不错,我得好好听听,能不能等结束了咱们聊?”有的企业家一边听课一边认真记笔记,偶尔和台上的专家呼应互动,完全看不到想象中“三分钟接一个电话”的场景。
一些“富二代”反而显得比父辈们更加繁忙,不时低头看手机发短信。年纪偏小的孩子听到难懂的地方,干脆或趴或仰地打盹睡觉。父母对此也比较理解,“企业管理对这么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来说有点枯燥。”相比之下,那些二十七八岁、有企业管理经验的“大龄”富二代却对课程相当投入,不时提问。
企业家想学“高招” “富二代”要理思路
“自己创下的江山不能外传,必须要交给下一代。”主办方负责人、北京华商管理科学研究院院长袁青鹏说,“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不二选择,而且很多人还抱有传儿不传女的想法。如果不止一个孩子,那就更不知道该怎么办。”自己以亿计算的产业怎么选择接班人?怎么接班?什么时候接班?这些民营企业的当家人对记者说起来都是一脸愁容。
“我就是想来听听专家们有什么高招。”成都一位从事餐饮行业的老板说,自己有两个儿子,一个24岁,一个14岁,“他们对我的企业好像都不感兴趣。”他说,“我就是一个劲儿地发愁,他们要是不干可怎么办?”
一位来自江苏的企业家说,“无论如何还是得看孩子的意思吧,他如果不想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我也没有办法。”
相比之下,“富二代”们的想法更轻松一些,并且普遍表现得对接班兴趣不高。一位28岁的成都女孩说,“我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接班,希望能够通过专家的建议理一理思路,盲目接手对我的家庭也是不负责任的。”
一些还在读大学、甚至年龄更小的孩子,还不能和父母在接班问题上达成一致。“我可能还是考虑在另一条路上实现人生理想。”这是一位在国外读书的“富二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