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手机用久了要充电一样,企业也要通过不断的培训,给员工输入新的力量、新的思路。”5月23日的人大・奥康高级财务经理EDP课程开班仪式结束后,国内最大的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董事长王振滔就培训问题兴致勃勃地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保证拥有终身就业的能力
“不能保证你终身就业的机会,但保证你拥有终身就业的能力。”这是王振滔一直强调的一句话。在他看来,“企业家最大的责任是把企业做好,前提就是把员工培训好”。
对于培训的重视也并非一蹴而就。回顾22年来的创业历程,王振滔说:“创业时基本是靠个人的能力拉着企业向前走,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时,需要借助团队的力量,并形成一股合力朝着一个方向推进。”
培训的投入产出比是最大的
据透露,奥康每年的培训投入至少在1000万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对此,王振滔认为“培训的投入产出比是最大的”,员工培训后,工作起来不仅更专业也会更有激情。来自不同岗位的员工们聚集在一起,往往能碰撞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火花。
与之相应的另一个问题是,企业花了大笔钱培养出来的员工一旦流失岂不是“人才两空”?“不培训就不走吗?!”王振滔说,调查发现,员工们最看重的是培训以及更好的发展平台,他们越来越希望物质和精神需求同步得到满足。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参加过培训的员工走得很少,大概也就1%~2%。”
更令他得意的是,这种“请进来”而非“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大大降低了人才流失的可能性。“很多企业派管理人员去名校甚至国外培训,结果出去开了眼界,培训结束直接就递辞呈了,我们是把专家教授请过来专门给我们的员工授课,课程也紧紧围绕奥康的实际需求量身定做,接受过培训的员工留在奥康更能发挥优势。”
适应企业不同发展阶段
“老板喜欢学习才能打造学习型企业。”王振滔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他自己也参加过各种针对性的培训。“产品经营阶段我学管理,品牌经营阶段我学领导力,现在企业准备上市,进入资本经营阶段,我正在学金融。”一脉相承的是,此次财务人员培训也是出于企业的这种需要。“财务不是简单的记账,要站在金融的角度看财务。”
更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使企业得以开拓视野,高瞻远瞩,及时把握政策走向,未雨绸缪明确企业战略方向。
“任何一个产业花无百日红,资源的合理配置很重要,六七年前我们就考虑转移到重庆璧山,现在同样的制鞋企业想转移到那里要困难很多,当地可能更多考虑接收高科技企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