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刚从厦门大学上完MBA学习班回来,红黄蓝集团董事长叶显东就像前几次一样,忙着整理讲义、备课。原来他要通过亲自授课,将MBA课程精华传达给自己的员工。
叶显东说,这是一种间接让MBA课程进企业、下车间的做法,让员工和自己一起分享到最前沿的管理学知识。
在奥康大学里,员工不再被动接受培训,而是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课程甚至老师。讲课者把课程同公司实际情况紧密结合、系统讲授,员工通过几年培训就可以达到管理学硕士的水平。“能获得奥康大学EMBA学员名额,对于我们来说有着磁铁一般的吸引力。”奥康集团员工梁杰生表示。
在服装企业乔顿集团里,一个涵盖一线员工到高层管理者的全方位立体式培训体系正在构建之中。乔顿集团人力资源部经理戴取文介绍说,不管是从西部农村招来的新生代农民工、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还是引进的高级技术管理人才,公司都会针对他们的性格特点、专业特长,制定出详细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配套培训计划。
山东籍大学毕业生王佩冉刚进乔顿三个月,就在公司帮助下确立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从市场督导做起,经过一系列岗位轮换、培训再教育,实现十年内成为营销高管的目标。他说:“刚出校门时我是一头雾水,而现在却对未来充满信心,每天都有前进的动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除了大企业大集团加快创建学习型组织外,还有很多温州中小企业也纷纷加入到这一行列。
像立信阀门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也已将人才培养、企业文化建立纳入到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之中。公司负责人王启耐认为,企业要转型要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今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如何招到新员工、留住老员工、培养好员工直接关系企业未来发展,而通过学习型组织的创立来提高企业凝聚力、提高员工素质与忠诚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创建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趋势,一个企业只有当它是学习型组织时,才能保证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出现,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作用,也才能实现顾客满意、员工满意、投资者满意和社会满意的最终目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表示,温州民企争相创建学习型组织透露出一个乐观信号:温州企业主动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正在不断变得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