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阴影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虽然这时又有人提出“危机反弹”的可能,但至少眼前我们还没有太明显的“反弹”感觉,那么危机时期,以及后危机时代,中国企业都在忙着做什么呢?
其实,只要我们用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哪一行业,中国的绝大部分企业,特别是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几乎都在干着同样的一件事——培训。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企业为什么偏爱培训呢?培训又能起到哪些立杆见影的效果呢?什么样的培训才是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的呢?企业到底需不需要培训呢……
明皇帝朱元璋曾经说过这么十二个字:深挖洞,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十二个字的意思不难理解,应用到当下来说,就可以这么理解:在危机的笼罩下,我们首先要为企业的发展打好坚固稳定的基础,从各方面软硬件的提升做起,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计划。大多数企业都认为,金融危机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机会,无非就是有时间进行学习和提升。
以国内的纺织企业为例,在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培训几乎已成为绝大部分企业必做的一件事。从老板自身的培训到内部高管的培训、从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到经销商团队培训、从店长培训到导购员,以及督导的培训。
企业肯花时间和精力来为员工培训,最根本的目的无非就是想通过员工自身职业技能、素养、品质等的提升,来建立一支协同作战能力强、积极向上,且能高效稳定作业的团队,从而提高销售业绩获得更高的利润。
然而许多企业进行培训时都具有一定的盲从性,特别是同行业之间,甚至连培训内容都是惊人的相似,不少企业寻找培训师的时候,总是相信一些培训机构的忽悠,找一些所谓的名师,但由于这些名师整天跑堂串联讲课,所以给这个企业培训的内容是这样,给那个企业培训的内容也是一样。结果便导致三种现象:(1)别人培训完后做什么,你也跟着做什么,别人学的东西不起作用,销售不赚钱,你培训后也等于什么都没学,销售也是赔本赚吆喝;(2)别人浪费了时间,企业没发展,你也没少浪费时间,企业依旧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青岛培训网提醒企业在培训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有选择地进行实效培训,有的培训师为了迎合课堂效果而搞一些花哨的东西,但培训结束后,员工根本没有学到什么东西,所以企业培训不要流于形式,毕竟效果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