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再次被摆上日程,各路代表也纷纷支招,热议大学生就业难的出路。之前的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全国大学生人数达到630余万,大学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
据媒体报道,住房、就业和收入差距成为了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三大热点。作为关系国家未来前途和持久力发展的大学生就业又一次被提上日程,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亟待拿出可行的方案解决。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企业代表也表示,将在能力范围能扩大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专家指出,学校针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培训讲座,只能讲些粗线条的原则,很难深入到实际操作的层面,针对性较弱,这样的大学生就业培训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青岛培训网的就业培训与学校的课堂式培训不一样,采用实训的形式,学生受训后实战实用性强。
在本届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苏宁电器董事长张近东指出,解决就业关键应大力扶持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培训提供一定的专项资金,这样才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全面提升劳动密集型企业人才素质。
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解决就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劳动密集型企业用工素质一直不高,招工难也是目前存在的问题。
张近东建议,政府可以设立就业培训专项资金,用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就业培训,从根本上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技术水平。
张近东的提案建议,政府可以按照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的培训量、培训结果等,进行专项资金扶持。这样企业可以建立专门的职业培训机构,也可以与职业培训机构联合进行专业化培训,在政府劳动主管部门监督下,全面促进我国劳动密集型人才素质的提升。
一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遭遇招工难,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这是矛盾的。张近东认为,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大学生应该首先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张近东介绍,针对大学生的1200工程开展8年来,苏宁已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近两万人,尽管苏宁一直对解决大学生就业充满热情,但目前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也影响了企业的用人质量。
对于这些问题,张近东提出,可以建立“试就业”机制,允许大学生进行长达一年的“就业体验”,企业可以建立实习档案,择优录取,也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